道德
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要以最高道德水准要求自己!
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过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动从战斗中退缩的人则是一个懦夫。
在我们的社会中, 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 而且是道德的范畴。
老鼠正在房子里扒墙穿洞,但是他们不去检查猫的牙齿和脚爪,而要研究的却只是它是不是一只圣洁的猫,如果客观存在是一只虔诚的猫道德的猫,那就行了,决不计较它有没有别的才能,别的才能倒是不关紧要的。
托尔斯泰的思想也许是最高尚的哲学,最伟大的利他主义,不过这种思想对生活来说却不适用。有成千累万的事例表明人们必须用侮辱来回报侮辱,不能不这样回报。到处都得有为个人的神圣权利的奋斗;如果不要这种奋斗,那就是不道德。
人应当头脑清楚,道德纯洁,身体干净。
只有那不论公私都以道德为上、一心要做出高贵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
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责任,而且还是一种令人快慰的事
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自私为一切天然与道德的罪恶根源
高于道德的东西必须基于公正,包含公正,并通过公正的途径去获取
人们在厌弃喋喋不休的道德说教之后,曾经热情地呼吁过真实性,以为艺术的要旨就是真实;当真实所展示的画面过于狞厉露骨、冷酷阴森,人们回过头来又呼吁过道德的光亮,以为抑恶扬善才是艺术的目的。其实,这两方面的理解都太局限。杰出的艺术,必须超越对真实的追索(让科学沉浸在那里吧),也必须超越对善恶的裁定(让伦理学和法学去完成这个任务吧),而达到足以鸟瞰和包容两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中心命题就是人生的况味。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分成四种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和自然境界。咱们是在功利境界,杀人犯、强奸犯这都是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就是圣人们,他认为中国古代人达到天地境界的只有一个人,就是老子,孔子都只在道德境界。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