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骨折的合称。
病名。指本虚标实的痫病。《张氏医通》卷六:“痫证往往生于郁闷之人,多缘病后本虚,或复感六淫,气虚痰积之故。……古人虽分五痫,治法要以补肾为本,豁痰为标,随经见证用药。”“脉浮滑洪数为风痫,细弦微缓为虚
即阴茎头。因其状似乌龟的头,故名。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血虚眩晕》。又称血虚眩运,详该条。
出唐·侯宁极《药谱》。为常山之别名,详该条。
即开窍。详该条。
【生卒】:1843~1905【介绍】:清末医家。字聿青。江苏无锡人。专心研究医术,晚年移居上海,1897年撰《张聿青医案》(1918年刊行)。
针灸治疗法则。出《灵枢·经脉》。属于寒证,如寒邪束表,寒滞经络,脾胃虚寒等症,针刺时宜多留针,或温针治疗。
证名,出《灵枢·经脉篇》。又称小便频数,详该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南瓜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