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廉泉,见该条。
【生卒】:约九世纪【介绍】:唐代曹州(今山东曹县)的地方官吏,桂林人。因以醇酒、胡椒、干姜温服得汗的方法治愈孙仲敖的“脑痛症”,名著于一时。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亦名带下黄候。指阴道内流出淡黄色、稠粘的液体,甚则色浓如茶汁,或有臭秽气味。多因体内湿邪过盛,湿郁化热,伤及任、带二脉所致。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易黄汤。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希邕。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精习经方,治病时擅长针药并用。撰有《药录》2卷,已佚。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生于眉部。证治同疔疮。
见《外科大成》卷四。即锁脚马。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精通医理,辑有《苍生司命》一书。
见《贵州草药》。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一手伏脉。详伏脉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养生目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