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官针》。即出针。
《素问》篇名。本篇论述针刺的重要规律和法则,故名。内容强调针刺首要明确疾病的浅深表里,然后作出处理,否则效果不良。
见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计算脊各椎骨的方法。《素问·气府论》:“大椎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栝蒌仁一两,青黛三钱。为细末,炼蜜为丸,含化。治伤酒而致的湿痰作嗽。
菀,古与“郁”音义相通。膹菀即膹郁。详膹郁条。
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
病名。出《素问·长刺节论》。又名疝气、横痃、膀胱小肠气、贼风入腹、小肠气、膀胱气、奔豚气、蟠肠气、肾系阴肿等。历代论疝,包括多种病证,范围较广。《诸病源候论》有五疝记载,《素问》、《儒门事亲》、《疡医
书名。1卷。清·应遵诲撰于1874年。本书首载疔疮论,并介绍用针按穴挑疔治法;次列98种疔疮的挑治,并附插图;末附疔疮治疗方剂及杂病经验方。
证名。指眼部畏惧风寒。《素问·风论》:“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