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下疳。见该条。
消食导滞的简称。详消食化滞条。
是荞的异体字。详参荞麦条。
舌是心的苗窍,心的病证往往可以从舌反映出来。如心经有热,则舌尖红、舌糜烂;心神有病,则舌謇舌颤,语言障碍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舌……在窍为舌。”马莳注:“舌为心之苗,故心主舌。”参见心主舌
【介绍】:见徐謇条。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承浆,见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幼科推拿秘诀》。详双龙摆尾条。
证名。见《外科理例》卷一。又名内陷。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参见三陷条。
《万病回春》卷四方。紫苏、陈皮、香附、乌药、川芎、苍术(米泔制)、羌活、天南星(姜汁制)、半夏、当归各八分,桂枝、甘草各四分。为末,加生姜三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服。治妇人情志抑郁,气滞经络,手足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