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拾遗》。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
同肾气不固。详该条。
《证治汇补》卷八方。苍术、白术、半夏、茯苓、陈皮各八分,甘草四分(一方加升麻、柴胡各三分)。水煎服。治湿痰下注便浊。
见《福建中草药》。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钱塘人。编有《疟苑》一书。
病证名。指崩下之血杂有五色。《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五脏皆禀血气,五脏之色,随脏不同,伤损之人五脏皆虚者,故五色随崩俱下。”
见《江苏药材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痿病而致气血厥逆的病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脾脉……缓甚为痿厥。”《类经·刺四支病》:“痿厥者必体废,张其四支而取之,故血气可令立快也。”《张氏医通·厥》:“痿厥者,痿病与躄杂合而足弱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冷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