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亢害承制

亢害承制

五行学说内容之一。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类经》注:“亢者,盛之极也。制者,因其极而抑之也。盖阴阳五行之道,亢极则乖,而强弱相残矣。故凡有偏盛,必有偏衰。使强无所制,则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乖乱日甚。所以亢而过甚,则害乎所胜,而承其下者,必从而制之。”阴阳五行之间某一方面过于亢盛,则将使整体失去平衡稳定的正常状态,这就是“亢则害”;当某一方过亢而为害时,其下承之气(即能克制该过亢者,如火气过亢,则水为其下承之气)应该发挥制约作用,使其归复于平而不再继续过亢为害。例如火热盛实于肠胃而出现阳明实证,必须用寒下的承气汤类解除盛实的火热,以免其耗伤津液的危害。

猜你喜欢

  • 伤寒证治准绳

    见伤寒准绳条。

  • 阳盛阴虚失血

    病证名。《不居集》卷十三:“阳盛阴虚失血。口鼻出血,皆系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随气上,越出上窍。法当补阴益阳,则血自归经也。”阳盛阴虚失血除见口鼻出血外,还可见吐血、呕血、大便下血及不规则的阴道出血。

  • 合谷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 宣木瓜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木瓜之处方用名,详木瓜条。

  • 类中暑

    病名。指劳役血虚发热,类似中暑者。《六气感证要义·暑》:“有伤于劳役,以致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大而虚,按之无力,此血虚发热,所谓类中暑也。东垣以当归补血汤治之。”参见中暑条。

  • 冷厥

    厥证之一。《类证活人书·论阴阳寒热》:“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而恶寒,或自引衣盖覆,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

  • 杀血心痛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一。亦名血崩心痛、失血心痛。指妇女因血崩而出现心痛的病症。多因出血过多,心脾失养,或血瘀凝滞所致。症见血崩心痛较甚,血色浅淡如水,小腹喜按,治宜收敛止血,用乌贼骨炒为细末,

  • 鹿戏

    导引法,系模仿鹿的动作的一种体操健身活动。《后汉书·华佗传》始列入五禽戏中。《云笈七韱·导引按摩》(似为宋以前,公元960年前著作),始有简单动作记述:“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

  • 地麦草

    出《新修本草》。为地肤苗之别名,详该条。

  • 虾蟆子

    见西晋·崔豹《古今注》。即蝌蚪。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