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咳嗽

产后咳嗽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多因产后气虚风寒袭肺,恶露上攻,肺经受邪或阴虚血热,上烁肺络所致。风寒袭肺者,症见发热恶寒鼻塞声重鼻流清涕,治宜散寒止嗽,方用参苏饮;恶露上攻者,兼见胸膈满闷,治宜破瘀止嗽,方用二母散(知母贝母人参茯苓桃仁杏仁);阴虚火盛,上烁肺金者,症见咽干干咳少痰,伴午后潮热,治宜养阴清热,方用麦味地黄丸加减。

猜你喜欢

  • 辨证冰鉴

    见辨证录条。

  • 剪口疮

    病证名。《疡医大全》卷十四:“剪口疮又名夹口疮,脾热者多患此。亦有父母遗毒小儿口角色白生疮,久而不愈。”治宜清热解毒。可选用清胃散、凉膈散等加减。参见口吻疮条。

  • 前板牙

    即门牙。详该条。

  • 厥疟

    病证名。指疟疾而见四肢厥冷者。《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厥疟总由气血亏虚,调理失宜,或因寒而厚衣重被,至发热不去,过伤于暖;或因热而单衣露体,虽过时犹然,至又感寒,遂成厥疟。治当分别寒热,不得混施

  • 何寓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即阴道穹窿。

  • 蜈蚣咬伤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咬伤后可引致蜈蚣中毒。详该条。

  • 清暑益气

    对暑病耗伤津气的治法。例如,病者高热不退,口渴、烦躁汗多、神疲少气、苔黄白而干、脉虚数无力,可用《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本方着力于益气生津,兼清暑邪。若虚人挟湿而病暑者,则以《脾胃论》清暑益气汤为宜。

  • 肺气

    ①指肺的功能活动。②指呼吸之气,包括胸中的宗气。③指肺的精气。《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 吕应钟

    【介绍】:明代医家。江苏江阴人。世医出身,祖父吕夔,父亲吕读(明经),都在当地以医闻名。他曾在太医院任吏目。传说精于望诊,著有《葆元行览》、《世效单方》,均佚。弟应阳(元复)、子梦征(孟盛),都以医术

  • 冯氏锦囊秘录

    丛书。又名《冯氏锦囊》。50卷。清·冯兆张撰于1702年。包括《内经纂要》、《杂症大小合参》、《脉诀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药按》、《痘疹全集》、《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八种。分别介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