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漏牛膜片

产后漏牛膜片

证名。凤林寺《女科秘宝》:“产后血来不止,漏下片牛膜者,人皆疑惧,而不能治。然症虽凶而可治,服阿胶汤(阿胶地榆当归白芍熟地茯苓)。”本证类似胎膜或胎盘部分残留,可结合手术处理。

猜你喜欢

  • 秉风

    经穴名。代号SI1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肩解。属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太阳,手、足少阳之会。位于肩后肩胛岗上窝之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时有凹陷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和付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并有

  • 古今录验方

    书名。50卷。唐·甄立言撰(《旧唐书·经籍志》题甄权撰)。原书已佚,其中部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

  • 胃喜为补

    指人们饮食过程的喜好,往往反映了体内脏腑寒热虚实的需要,如胃寒的人常喜欢煎炸或热食,燥热的人喜欢清润甜食。故《临证指南医案》云:“食入自适者,胃喜为补。”这种选择于人有一定好处。

  • 瓜瓤瘟

    病名。瘟疫的一种。《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瓜瓤瘟,胸高胁起,呕血如汁是也。”证情多危重。治宜生犀散、加味凉膈散等。参见瘟疫条。

  • 掌禹锡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地理学家,兼通医药。字唐卿。许州郾城(今河南郾城)人。仁宗时任光禄卿直秘阁。1057年(嘉祐二年)奉命与林亿、苏颂、张洞等以《开宝本草》为蓝本,参校诸家本草校正补注本草

  • 南病别鉴

    温病学著作。3卷。清·叶天士等撰,宋兆淇辑注。初刊于1878年。宋氏鉴于江南地区温热湿热病居多,因取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湿热条辨》及薛公望《伤寒直解辨证歌》三书加以辑注。其中《温证论治》、《湿

  • 仁术便览

    书名。4卷。明·张浩撰。刊于1585年。本书收选明代以前的临床各科验方分类编辑而成。内容包括中风、厥病、痛风、中寒等94类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科等,有论有方,选方大都切于实用。末附炮制

  • 眉丛

    聚集的眉毛。

  • 天泡草

    ①见《本草纲目》。为龙葵之别名。②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苦之别名。③见《本草纲目》。为酸浆之别名。各详该条。

  • 细叶金鸡尾

    见《湖南药物志》。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