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吴瑭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山藿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西中草药》。即墓头回,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栝蒌仁、杏仁、黄连各等分。为末,竹沥、姜汁为丸。治伤酒而致的湿痰作嗽。
又称滋阴解表。是对素体阴虚而患外感表证的一种治法。症见心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处方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加减葳蕤汤。此方发汗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留邪。
血液瘀滞的各种病证。详瘀血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作劳瘵。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南重,号退庵。浙江嘉善人。行医多年,撰有《友渔斋医话》8卷(1812年刻行),包括:《一览延龄》、《橘旁杂论》、《上池涓滴》、《肘后偶抄》、《证治指要》、《药笼小品》,论述养生、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木馒头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科技情报(医药卫生)》1973;(3):44。为八月札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