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体骨

猜你喜欢

  • 凤仙子

    见《本草纲目》。为急性子之别名,详该条。

  • 白疳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 沈汲门

    【介绍】:见沈金鳌条。

  • 阴阳二气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由内伤七情,荣卫不和而成。此证生于背部,或大或小,或肿或消,或软或硬,初发令人寒热往来。若大渴,神清,高肿,脉洪,十余日脓成者为顺。若不渴神昏,漫肿脉细,应期无脓,饮食不思者

  • 水谷痢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①指脾胃虚弱,不能消化所致的痢疾。《时病论》卷三:“水谷痢者,糟粕脓血杂下,腹中微痛,登圊频频,饮食少餐,四肢困倦,脉来细缓无力,或关部兼弦,此因脾胃虚寒,虚则不能

  • 黑刺底红舌

    黑色苔,干燥而生芒刺,拨开芒刺,舌底红色,属里热已极,急用攻下泄热(见《伤寒舌鉴》)。

  • 经来遍身浮肿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行浮肿。详该条。

  • 冯信

    【介绍】:西汉时期医生。当过太仓长(一说太仓马长)。菑川王派遣他向淳于意学习,医术得到很大提高。

  • 阴门不闭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产门不闭。详该条。

  • 五加皮药酒

    即五加皮酒第二方,见五加皮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