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地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乌贝散。见该条。
出《素问·阴阳离合论》等篇,为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厥阴(一阴)、少阴(二阴)、太阴(三阴)之总称。是中医在《周易》“阴阳太少”理论的基础上对阴阳的进一步划分,即在少阳与太阳之间增
出《吴普本草》。为甘遂之别名,详该条。
即早晨空腹服药。详空腹服条。
见《血证论》。即月经。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木馒头之别名,详该条。
《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方。文蛤一个,硇砂、巴豆霜各等分。将文蛤挖一孔,填硇砂、巴豆霜于内,面封固,放锅中微火炒枯黑(如文蛤破,换蛤再炒),取出,放地上出火毒,再用元米炒枯黑,为细末,每用少许,置疮口上
病因或病证。详湿痰、痰湿阻肺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