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双补汤

猜你喜欢

  • 发泡

    外治法之一。亦称起泡、提泡。用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特定部位上,使之发泡的治法。如硃砂巴豆膏敷印堂穴治白喉;斑蝥研粉,放于小膏药中心,贴项两侧(患左贴右,患右贴左)治急性扁桃体炎(贴后三、四小时起泡

  • 木舌胀

    病证名。小儿舌上偶生疮肿,症见舌体粗大、木闷而硬。《儒门事亲》:“热结于舌中,舌为之肿,名曰木舌肿。木者,强而不柔和也。”见于感染性疾病而伴有神经损害者。参见木舌条。

  • 牛舌大黄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羊蹄之别名,详该条。

  • 胃气主降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 白膜根

    见《岭南草药志》。为白背叶根之别名,详该条。

  • 宗筋纵

    出《素问·痿论》。详宗筋弛纵条。

  • 半刺

    古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是指浅刺及皮,并迅速出针的针刺方法。以其所刺极浅,如常法之半,故名半刺。因肺合皮毛,故本法应肺而

  • 外膝眼

    经外穴名。见犊鼻条。

  • 香通

    见《四川中药志》。为香樟根之别名,详该条。

  • 经脉不行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