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顾允若《妇科辑要》。即避年。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佛手花,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吴昆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草豆蔻,详该条。
病证名。指性交时泄精过早,甚至未交精液即出。多因肾阴不足,相火亢盛所致。常伴见阴茎易举,或举而不坚,心烦口干,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等方。阴阳两虚者,兼见畏寒肢冷、舌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证名。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指咳唾脓血。《金匮要略心典》卷上:“惟胸中痛,脉滑数,唾脓血,则肺痈所独也。”参见咳唾脓血、肺痈条。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八。瘤体多生于手背,内容物如桃胶,故名。治法宜以三棱针穿破瘤体,挤出内容物或用丰术治疗。即腱鞘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