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补阙肘后方》。为望月砂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针刺术语。《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用针时,通过缓慢的提插,以诱导邪气疏泄,引导正气恢复,达到扶正驱邪的效果。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吊蜡烛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即骨折。详该条。
出《赤水玄珠》。指月经,详该条。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生。字朴斋。安徽休宁人。撰有《产科心法》一书(刊于1799年)。
《医方考》卷三方。原名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方。又名知柏八味丸、知柏地黄丸。山药、山茱萸各四两,牡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盐水炒)、知母(盐水炒)各三两,熟地黄八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
【介绍】:见李中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