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和法

和法

八法之一,一名和解法。是针对外感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里之间,不能使用汗、下等法时,用以和解治法。《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治温疫达原饮,治温病似疟蒿芩清胆汤等,都是这一法则的例方。对内伤杂病气机郁滞,肝脾不和等,也适用和法。如肝气郁结而致月经不调用消遥散;六郁越鞠丸,均属本法范围。《医学心悟》:“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②推拿手法名。即合法。《保赤推拿法》:“和者,医以两手之指由八两处经穴合于中间一处也。”

猜你喜欢

  • 医籍考

    见中国医籍考条。

  • 绦虫病

    病证名。由生食猪、牛、鱼肉引起。绦虫长盈丈,节片构成,寄生在小肠内,绦虫尾端节片常脱落后随大便排出,长寸许,故又叫寸白虫。《太平圣惠方》:“其虫发动,则伤人脏腑,饮食不成肌肤。”轻者无自觉症状,较重者

  • 汇集经验方

    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 许半龙

    【介绍】:见许观曾条。

  • 喜伤心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前人认为心藏神,正常的喜乐,使精神愉快、心气舒畅。若狂喜极乐,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灵枢·本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

  • ①侵入人体的外邪。亦称客气。《灵枢·小针解》:“客者,邪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客者除之。”②侵犯、中。《素问·玉机真藏论》:“风寒客于人。”③寄居、留止。《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邪气入而不

  • 戎盐散

    《类证治裁》卷八方。戎盐一升,炙皂角(去皮子)五钱,细辛一两。为末,盛于囊中,大如指,长二寸,纳阴中,恶水毕出,以温汤洗之。治青瘕,症见瘕聚左右胁,崩中不禁,下青汁者。

  • 太医博士

    古代医疗教学职称。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系专门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官阶从七品下。

  • 野绿豆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马棘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忿怒

    病证名。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多因产后失血,肝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所致。症见胸膈不舒,多怒等。治宜生化汤去桃仁加木香末二分。若轻产重气,偏用香附、乌药、枳壳之类,则元气反损,满闷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