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沉降的药物,以治疗邪气上逆的病证。如咳嗽气上逆,痰多而稠,苔微黄,脉滑,用苏子降气汤。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痘。见该条。
见《卫生宝鉴》卷十八。即阴痛。详该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如银内障证。详该条。
【介绍】:见程国彭条。
病名。见《辨证录》卷十三瘰疬门。即瘰疬。详该条。
病证名。指真气耗散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气散腹胀之症,时胀时退,气怯,言微,目慢神清,静则稍减,动则胀急。”多因劳累太过,中气受伤,或久病缠绵,元气受损,真气散乱所致。治宜补气敛气为主。气怯
病名。清·何梦瑶《妇科辑要》:“子宫脱出又名子肠不收。”详子宫脱垂条。
【介绍】:清代文人。字东亭。浙江会稽人。辑家藏及所搜集之医方于1734年编《惠直堂经验方》一书,包括验方900多首,另附治疗怪症、急救、救荒等方,总计1000多首。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十二。即紫白癜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