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天河

天河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按摩经》。又名天河水。①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天河穴,在膀膊中,从坎宫小天心处,一直到手弯曲池。清者,以我手三指,或二指,自大横纹推到曲池,以取凉退热,并治淋疴昏睡,一切火症俱妙。”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从掌心劳宫推至肘横纹,名大推天河水;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名取天河水;由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再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向上拍之,并用口吹天河处,随吹随拍,名引水上天河;以一手大指总筋处,另一手大、食指如弹琴状弹天河穴,由内关弹至肘横纹上,再以两手大指掐肩井琵琶、定马等穴,名打马过天河。用治诸热惊风心经热盛,口渴咽干等一切热症。②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腕横纹上三横指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面诸穴图》:“天河水,在总筋下三指。”

猜你喜欢

  • 消痰

    祛痰法之一。是攻伐浊痰留滞的方法。多用能损伤元气,体弱者慎用。分为消痰平喘、消痰软坚。详各条。

  • 阴阳脉死候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秦以前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全文约百余字,主要是有关诊断学上鉴定死亡征候的论述。

  • 苏子桃仁汤

    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即加减苏子桃仁汤,见该条。

  • 喉科十六绝症

    见《喉科指掌》。该书把几种严重的喉科病所出现的不良征象加以汇总,称为“十六绝症。”一直为喉科界所重视,或为家传派奉为秘诀。十六绝症包括:①舌卷囊缩;②油汗如珠;③哑喉呛食;④吐血喉癣;⑤声如锯错;⑥鼻

  • 淋渫(xiè 屑)法

    外治法。出《圣济总录》。适用于外伤疼痛肿胀之证。用桂附散(《圣济总录》:桂去粗皮、生附子去皮脐、白矾、细辛去苗叶、白芷、五加皮、桑叶)水煎沸,浸洗患处。

  • 血痢

    亦称赤痢。指痢下多血或下纯血者。多由热毒乘血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血痢者,热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临床上有血鲜、血黯,属热属寒之分。《秘传证治要诀·痢》以血鲜者,此属热痢,宜藿香正气散加

  • 胫阴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黄鳅痈。见该条。

  • 花斑毛

    见《中药志》。即斑蝥,详该条。

  • 白玉兰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兰花之别名,详该条。

  • 许氏幼科七种

    丛书。清·许豫和撰。刊于1785年。七种中除《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为明代翁仲仁原作、由作者注释外,其他有《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篇》、《小儿诸热辨》及《橡村治验》六种均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