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证名。指腰部酸楚不适的感觉。多因肾虚所致。《张氏医通·诸痛门》:“腰酸悉属房劳肾虚,惟有峻补。”方用青娥丸、六味丸、八味丸加减。然腰酸与腰痛有相似之处,且常可酸痛并见,也有虚实寒热之别。参腰痛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即黑锡丹第二方,见黑锡丹条。
【介绍】:见刘默条。
见《中药志》。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蒂中(小舌)之别称。《杂病源流》卷二十四:“以喉花即为蒂中。”即指悬雍垂。详悬雍垂条。
见《外科正宗》。即皮肤针。见该条。
痧证之一。①指寒饮太过,痧毒寒凝胸中的病证。《痧胀玉衡·寒痧辨》:“若一有食积血阻于中,而服大寒之饮,则食不消、积不行、血不散,而痧毒反冰伏凝阻于中,未有得宁者矣……,是名寒痧。”治宜放痧救治,后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