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喘证》。①指喘证久延不愈者。多表现为正气虚衰,痰饮壅阻的证候。《丹溪心法·喘》:“凡久喘之证,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②指久病气短不能接续,似喘非喘者。《医学入门
【介绍】:明代医家。钱塘(今杭州)人。父亲方谷是当地医官。他曾将方谷平日著述编集成册,并由方谷校正,称为《医林绳墨》。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通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病邪侵入的部位。《素问·调经论》:“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高士宗注:“使病无中其经,庶受邪之所,乃能立虚。立虚者,使邪即去毋容缓也,此微泻兼补之法也。”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暴泄。详该条。
感受疫毒所致的一种病证。《金匮要略·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本证类似后世所称之温疫、温毒发斑,以其面赤而称“阳毒”。
气功功法。以达到能够控制自身机能稳定在适中程度,从而有益于克服自身疾病的一种气功锻炼。为张明武所倡。具有平衡阴阳,疏通气血等强身延年作用。其功法包括:调息补气功、跷步运化功、按头安神功、摩肾益精功以及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皆因肺气不清,(鼻)孔内生肉塞满,名曰鼻息。”即鼻息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