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薛己条。
病名。即经行情志异常。详该条。
鬲,通隔。即噎膈。出《素问·大奇论》。详噎膈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鬼灯笼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护养小儿的十种方法。《古今医统》载: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六者精神未全,勿见非常之物。七者,不温脾胃,致成吐泻慢惊。八者,儿哭未定,勿使饮乳,致儿吐奶粪青。九者,勿得轻服
《类证治裁》卷二方。牡蛎粉、黄丹各二两,枯矾四两。为末,外擦患处。治湿热流注,两腋汗,脚心汗。
证名。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亦作圊血。详圊血、便血条。也指下清鲜纯血。《医学纲目》卷十七:“如下清血色鲜者,肠风也;血浊而色黯者,藏毒也。”参见肠风条。
病名,即尸咽。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