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指夏季感受暑热,肺受热灼,清肃失常所致的气喘。证见喘促,多汗,烦躁或身体发热,静则多言等。治宜解暑,清热或兼益气,如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益元散等方。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一指经闭,二指经行不畅。
出明·赵宜真《秘传外科方》。即竹筒吸法。见该条。
道,同导。指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送糟粕。《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饮食物经小肠消化吸收后,其糟粕部分下输大肠,由大肠继续吸收其中的水分,变为粪便,排出体外。如大肠传导失常,可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疸》。多因湿与热搏,郁而发黄。属阳黄范畴。《伤寒全生集·辨伤寒发黄》:“湿热发黄,一身尽痛,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色如熏黄,暗而不明也。”湿重于热者,兼见头重身倦,胸脘痞满,治宜利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荆芥汤第三方,见荆芥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