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心腹痛

小儿心腹痛

病证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谓其病因是:“由脏腑虚而寒冷之气所干,邪气与脏气相搏,上下冲击,上则为心痛,下则为腹痛,上下俱作,心、腹皆痛。”心腹痛指胃脘部(心窝部)至腹部的疼痛,突然发生兼有肢冷,脉迟,唇淡者属寒,治以温经利气散寒为主,用当归四逆汤加减;但亦有由于邪热结聚、腑实不通而致之实热证,证见脘腹胀拒按,脉实,舌红苔黄燥或焦黑,治以通下腑实,用承气汤类。针刺取太冲公孙足三里等穴。

猜你喜欢

  • 通肠解毒汤

    《辨证录》卷十方。生甘草、大黄、金银花各一两。水煎服。治钩吻中毒。

  • 产后大便秘涩

    病证名。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妇人良方大全》:“产后大便秘涩,因肠胃虚弱,津液不足也,若腹闷胀,宜服《洁古家珍》麻仁丸润之。若用苦寒药通则危矣。”

  • 直石

    出《吴普本草》。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

  • 下体肿痛

    证名。指下部肢体肿胀疼痛。《类证治裁·身痛》:“下体肿痛,脉浮,自汗,恶风者,多由卫气不固,风湿侵袭所致。治宜祛风湿,兼固表,方用防己黄芪汤、五皮饮等;痛而大便不通者,宜厚朴七物汤微利之。”

  • 万密斋

    【介绍】:见万全条。

  • 肺主治节

    治节,即治理、调节之意。人体各脏器组织,所以能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须赖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心主血,肺主气,气血的循环运行,输送养料,维持各种脏器组

  • 软杆子水黄连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即软水黄连,详该条。

  • 难经直解

    书名。又名《详注难经脉诀直解》。清·莫熺撰。2卷。书成于1669年。本书是《莫氏锦囊十二种》的一种。莫氏注释《难经》以滑寿《难经本义》的理论为主,并附莫氏个人心得作为补充。

  • 心气热

    ①同心热,详该条。②心脉的病变。心主身之血脉,心有热,可使血逆于上,致上盛而下虚,下虚则生脉痿。《素问·痿论》:“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 阳虚眩晕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因阳气不足,清阳不能升达头部所致。《医略六书·眩晕》:“元阳寒冷,真火不归,眩晕,躁扰,此虚羸人多阳虚眩晕。”症见头晕头痛,恶寒,耳鸣耳聋;或眩晕欲倒,气短自汗,手足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