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精气耗散、滑脱不收的方法。也称固涩。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的原则立法的。适用于自汗盗汗、久嗽虚喘、久痢久泻、精关不固、小便失禁、崩中漏下、久带清稀等症。有敛汗固表、敛肺止咳、涩肠止
【介绍】:见黄武条。
病名。见《目经大成》卷二。即椒疮。详该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①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推拿广意》。在小儿前臂曲侧正中部,用手掌侧由腕至肘来回搓摩;然后一手握住肘部,一手握住手指进行摇动。《小儿推拿广意》上卷:“医右手一把拿小儿左食、中、名三指,掌向上,医左手侧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已佚。
空,古与孔通,即孔穴。《素问·气府论》:“分之所在穴空。”参见腧穴条。
①经穴名,代号ST42。出《灵枢·本输》。别名会原、会骨、趺阳。属足阳明胃经。原穴。位于足背最高点,解溪穴下1.5寸,当第二、三跖骨与楔状骨间凹陷处。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并有
见《本经疏证》。即淡豆豉,详该条。
证名。见《兰室秘藏》卷上。即羞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