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春花

小春花

见《闽东本草《。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耳门痈

    病名。为痈之发于耳门者。多由肝经火毒上灼所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门痈受在肝经,毒气传注,血不周流,此是恶毒证也。”治宜清肝解毒。初起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神授卫生汤等加减。

  • 芋根

    见《汉书·颜师古注》。即芋头,详该条。

  • 悲则气消

    气消,指肺气消耗。肺主气,悲伤过度,使肺气运行不畅,久而气郁化热,热蒸则肺气消耗。《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 伤寒贯珠集

    书名。8卷。清·尤怡编撰。刊于1810年。卷1~2论太阳证,其治法分正治、权变、斡旋、救逆、类病等法;卷3~4论阳明证,分正治法、明辨法、杂治法;卷5论少阳证,分正治法、权变法、刺法;卷6论太阴诸法、

  • 颡大

    指头维穴部位。《灵枢·根结》:“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楼英注:“颡大谓额角入发际,头维二穴也,以其钳索于耳上,故名钳耳。”

  • 阴中隐阳

    针刺手法名。出明·徐凤《金针赋》。其法先进针至深部(1寸左右),行紧提慢按六次,觉微凉,再退针至浅部(0.5寸左右),行紧按慢提九次,此为一度,必要时可反复施术。适用于先热后寒,实中夹虚之症。本法以泻

  • 痘科珍宝

    参见外科启玄条。

  • 纳子法

    见纳支法条。

  • 江东脚气

    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脚气。详该条。

  • 甘李根白皮

    出《金匮要略》。即李根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