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五方。白蔻仁、木香、藿香、砂仁、甘草。水煎服。治气胀腹满。
见《湖南民间药物资料》。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问答》。即蓆疮。见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将药物精制成药液,滴入眼中,每日三至四次不等。
【生卒】:1862~1918【介绍】:晚清著名医家。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早年学文,后学医,为早期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天萝水之别名,详该条。
手阳明大肠经二间、三间两穴的合称。《针经指南·标幽赋》:“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杨继洲注:“两间者,二间、三间也;两商者,少商、商阳也;两井者,天井、肩井也。言六穴相依而分别于手之两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