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自觉饥饿,但不欲食。多由寒湿阻胃或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灵枢·大惑论》:“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治用平胃丸、泻脾丸、茱萸丸、升阳益胃汤等。
见中国医籍考条。
病证名。属经闭症型之一。多因郁怒伤肝,肝气郁滞,气滞则血涩,瘀阻冲任胞脉,经血不得下达胞宫而致经闭。症见经闭不通,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胸胁小腹胀闷不舒。治宜行气开郁调经。方用乌药散、七制香附丸等。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毛藤之别名,详该条。
指月经。宋·齐仲甫《女科百问》十三问:“经脉来时,俗称为红脉。”
即指纹浮现。主初感外邪,病尚在表。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沉寒痼冷。见痼冷条。
书名。见霍乱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