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循经性感觉病

猜你喜欢

  • 兔缺

    病名。又名缺唇、兔唇。《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人有生而唇缺,似兔唇,故谓之兔缺。”多由先天而来,宜手术修复。详兔唇与缺唇条。

  • 龙胆白薇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白薇之别名,详该条。

  • 异痧杂证经验良方

    见急救异痧奇方条。

  • 茅草根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白茅根,详该条。

  • 丫叉毒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即虎口疔。见该条。

  • 胡桐碱

    见《本草纲目》。为胡桐泪之别名,详该条。

  • 肝中寒证

    证名。指肝受寒邪所致的病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肝中寒之状,其人洒洒恶寒

  • 养阴

    即补阴。详该条。

  • 大麦芽

    见《本草汇言》。即麦芽,详该条。

  • 本草用法研究

    书名。周志林编。本书按药物功用分为22类,共收药物800余种。对各种药物分别记述其品状、成分、性味、归经、功效、配合、研究等项,除引录古人学说外,并附作者的见解。194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