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二。即腮痈。详该条。
古时纺纱织线之针。《灵枢·九针论》:“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
【介绍】:见程应旄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1卷,已佚。
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分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孔内出白脓黄水不止者是也。”即慢性感染所致的漏症,时流脓水者。
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用小锋针或三棱针刺、刮瘀滞(参见劆法条)。古代用于蟹睛疼痛,突起睛高等症的治疗。针破以减轻胀痛,以助内治法之不足。本法现已不用。
病名。又称水恣泄。因膈热口渴,饮水过多所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渴引饮者,是热在膈上。水多入则下鬲入胃中,胃经本无热,不胜其水,名曰水恣,故使米谷一时下。”可灸大椎三五壮,或用平胃五苓散,
症名。出《灵枢·口问》。系指自咬其唇。详见啮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