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抱鼻

猜你喜欢

  • 背俞穴

    经穴分类名。①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如肺俞、心俞、肾俞、膀胱俞等(见表)。脏腑有病时其相应背俞穴往往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而刺灸这些穴位,又能治疗其相应脏腑的病变。②专指肺俞、心

  • 翟平

    【介绍】: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养生术》1卷,已佚。

  • 遭指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廿四。即代指。见该条。

  • 红战舌

    舌颤掉不安,即舌颤,指舌休蠕蠕微动之象。有虚实之不同。若深红而战者,宜清热泻火;若紫红而战者,宜凉血泄热;若淡红而战者,宜气血双补;若鲜红而战者,宜滋阴降火(见《伤寒舌鉴》)。参见舌颤条。

  • 邪干

    指病邪侵袭。《素问遗篇·刺法论》:“真气不正,故有邪干。”

  • 玉枢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

  • 胡颓叶

    见《泉州本草》。为胡颓子叶之简称,详该条。

  • 火疮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即烧伤。详该条。

  • 瘭疽

    病名。①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蛇瘴、虾眼、南方称著毒。由外伤染毒入于肌肤筋骨所致,或脏腑火毒凝结而成。其证随处可生,好发于手、足指端。《外科大成》卷四:“瘭疽……初出红点,次变黑色,小者如黍

  • 赤雹子

    出《本草衍义》。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