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指发于肌肤表面的红色或紫、黑色斑点。点大成片,抚之不碍手。《丹溪心法·斑疹》:“斑有色点而无头粒者是也。”《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又:“斑从肌肉而出,属胃。”多由外感热病,热郁阳明,迫及营血,从肌肉外发所致。斑色以红活为佳,若见紫、黑色为热盛毒重。《寿世保元·斑疹》:“大抵鲜红起发稀朗者吉,棕黑者难治。”斑点初见于胸膺部,迅速发展至背、腹及四肢等处,伴见发热,口渴引饮,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舌绛而干等症。治以清胃解毒,凉血化斑为主。方如化斑汤、消斑青黛饮等。神昏谵语者,兼用紫雪丹。若里热壅盛,斑出不快者,可酌用下法。《温病条辨·中焦篇》:“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则内陷。”斑证虽属热者多,亦有属于虚寒者。参斑疹及阳斑、阴斑、虚斑、内伤发斑等条。本证可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各种感染性菌血症。

猜你喜欢

  • 补益丹

    《医宗必读》卷十方。白术二两,生地黄(酒浸)一两半,龟板(酒浸)、锁阳(酒浸)、当归身(酒浸)、陈皮、牛膝、白芍药(酒浸)、菟丝子(酒蒸,研如糊)各一两,干姜七钱,炒黄柏、虎胫骨(酒浸)、茯苓各半两,

  • 血箭痔

    病名。指内痔之血出如箭者。《外科大成》卷二:“与内痔同,但无痛痒为异耳,如大解则鲜血如箭……。”宜内服蝟皮象龙丸;血热者服百草丸,亦可艾灸承山穴,或手术疗法,注射疗法等。

  • 铁色草

    见《本草纲目》。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 积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食积内阻所致者。见《普济本事方·脏腑泄滑及诸痢》。又称饮食内伤痢。多由饮食积滞,日久不消所致。其症下痢赤白,或色黄如脓,或如鱼肠,或鹜溏鲊臭,脐腹撮痛,痛则痢下,痢下则痛减。治宜化积消

  • 朱鼎

    【介绍】:宋代眼科医生。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眼科医家朱杰的后代,祖传针拨内障术,效果很好。

  • 正对口疔

    病名。见《治疔大全》。疔疮生于颈后正中(天柱骨间)对口处者。初起痒而不痛,有一小吻,顶上一小点如麻子大,或红或黄,治宜急刺百劳、委中二穴。详见疔疮条。

  • 天元医案

    见叶氏医案存真条

  • 竹节白附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关白附之别名,详该条。

  • 云钩莲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脉之大会

    指寸口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总会聚之处,出《难经·一难》。寸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而肺朝百脉,十二经脉及其所络属的五脏六腑之气“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脏别论》),故称其为脉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