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岭南草药志》。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疝证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偏坠。因小儿啼哭,吸气不止,内动肝气,肝脉络于阴器,肝气结聚不散,以致阴核一侧肿大,时上时下。治宜理气和肝。用金铃子散加当归、木香、蝎尾。
眼科病证。见《银海指南》卷二。指翳之色白而淡薄者。详翳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多属战伤救治的专门学科。周代称金疡,为疡医科治疗内容之一。宋代设金镞兼书禁科。元代始设金疮肿科,明代设金镞科。由于其治疗对象多为箭、剑、刀等武器的创伤,故名。参见十三科条。
出《名医别录》。即棘针,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即常山,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龟尾。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根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铁树叶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作鱼肠。即承山,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