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瞳孔(正视时)直上入发际1寸处。主治头痛,眩晕,感冒,鼻塞,目赤肿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太阳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宫为土音,故上宫指太阴湿土司天。
见异经选穴法条。
即补法。详该条。
见杨志一《生育问题》。指生殖器发育畸形者。即雌雄人,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天河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水疡。多因风火湿热相搏,攻冲头目所致。《张氏医通》卷八:“忽然一珠,生于睥眦气轮之间者多,若在风轮,目必破损。有虚实大小之殊,实者小而痛甚,虚者大而痛缓,状如黑豆,亦有
病证名。《女科秘要》卷二:“此下元气血虚弱,又兼风邪,宜行气行血,服乌药顺气散。”(麻黄、陈皮、乌药、僵蚕、川芎、枳壳、甘草、白芷、桔梗、干姜)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