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璧
【介绍】:
见李时珍条。
【介绍】:
见李时珍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马兰之别名,详该条。
即透穴法。见该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失枕,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横舌,即哑门,见该条。
痿证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又名皮毛痿。详该条。
指秋后发作、病势沉重的疟疾。《医宗己任编》卷八:“有一种疟疾,秋后晚发,不论间日一日,热多寒少,或独热无寒,或寒热相半,势沉重者,总当以治感症之法治之。”亦指伏暑。《六因条辨》中卷:“己任编有秋时晚发
见《大明一统志》。为琥珀之处方名,详该条。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熟地黄、肉苁蓉(蒸)、女贞子(盐制)、骨碎补、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炒)、狗脊(盐制)、牛膝。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服一丸,一日三次,温开水送服。功能补肾强骨,
病证名。又名痘中呛逆。指痘疮饮水入咽而气逆喷出之症。为痘毒犯胃,津气受伤,气机上逆而成。《证治准绳·幼科》:“痘中呛逆最凶危,沉香浓汁杏仁推。还把蜂糖多加水,按经煎透滤渣随,欲服晨时加好乳,汤中温热渐
水泻之古称。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注泄、注下。以其泄下如水注,故名。详水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