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豉汤
即栀子豉汤,见该条。
即栀子豉汤,见该条。
亦称肩垂背曲。指背脊高突,两肩下垂的症象。多因精气虚亏,不能濡养筋骨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可见于老年阳衰、劳伤虚损患者。治宜补肝肾、益精气、养筋骨等法。
见《山西中草药》。即墓头回,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即阴蚀。详该条。
古病名。指鬾病兼有发热,大便黄而恶臭者。治法见大便恶臭条。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熟地黄、生地黄、白芍药、当归、阿胶、麦门冬、白术。水煎服。治筋急。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以致满眼赤涩。”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7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的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并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由于唐氏试图用中西汇
出《雷公炮炙论》。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经效产宝》。即妊娠肿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