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雷火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
证名。指闷乱烦热之状。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参见闷瞀条。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黄连、茯苓、生酸枣仁(研)、石菖蒲、柏子仁、远志各钱半,炙甘草五分,姜汁少许,竹沥半杯。水煎,食远服。治心肺虚热,痰迷膈上。若肺热,加沙参二钱;痰壅,加半夏、天南星各一钱,橘皮、
见《中药大辞典》。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痔漏外治法之一。《五十二病方》已使用薰洗法治疗痔漏。即用药物煎汤先薰后洗的治疗方法。常用方剂有五倍子汤,荆芥汤,却毒汤,枳壳汤等。多具活血消肿、止痛止痒、收敛祛毒作用。适用于嵌顿性内痔、血栓外痔、炎性
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阳脏。详该条。
病证名。指寒邪积滞胃中而致的呕吐。多因乳幼儿沐浴受凉,风寒由肌表入胃,寒邪积滞不化,气逆而吐所致。明·邓景仪《医经会解》:“寒积吐,清浊混出,不作腥臭,吐汁久澄,清浮浊底。”临床可伴有面唇苍白,形寒、
出《本草图经》。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即肺痿。详肺痿条。
见灵枢素问节要浅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