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沈良方条。
《素女经》:“女人阴深一寸曰琴絃。”即阴道内一寸处。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见《本草便读》。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柏子仁,详该条。
见喉科紫珍集条。
《医学准绳六要·治法汇》卷三方。半夏、橘红、黄芩、槟榔、草果、山楂、青皮、厚朴、苍术。加姜、枣,水煎服。治疟疾初起,先寒后热,胸膈饱闷,或寒战后大渴。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指因气郁、痰饮,或食滞、虫积,或脏腑虚衰等所致的腹胀。如气结腹胀、痰饮腹胀、食积腹胀、虫积腹胀、肝火腹胀、脾虚腹胀、六腑腹胀等。详各该条。
①膻中之精气。《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类经》卷三:“行气于府,府者气聚之府也,是谓气海,亦曰膻中。”②脉中之精气。王冰注:“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见于经脉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目偏视。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