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启名
【介绍】:
见沈好问条。
【介绍】:
见沈好问条。
医论著作。2卷。明·孙一奎撰于万历年间。本书汇集作者学医体会与见解,并择要节录部分《内经》原文编成。内容杂论脉象、诊法、病机、药性及医案等共60篇。其中有关咳、喘、哮等病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对张仲景等
出《本草拾遗》。即荜拨根,详该条。
即膜原。《灵枢·胀论》:“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详膜原条。
出《素问·血气形志篇》。指循行经过上肢的六条经脉,包括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瞳人干缺。详该条。
见《审视瑶函》卷五。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视物异色。见复明散条。
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即冻产。详该条。
病证名。指疳疾而兼口渴喜饮的证候。出《小儿药证直诀》。多由小儿嗜食肥甘,积滞生热,灼耗脾胃津液而成。症见口渴,多饮而渴不止,并兼有心神烦热不安等。积热者,用小儿疳渴方(《证治准绳》:人参、干葛、黄芩、
①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②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瘦劳(《千金要方》作疲劳)五种过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一。即生于胃俞、肾俞之疽。证治同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