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石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即盘肠生。详该条。
出《药性论》。即刺蒺藜,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病证名。见《秘传证治要诀·胁痛》。多由于水饮痰浊流注厥阴之经,气机痹阻所致。临床表现为胁肋疼痛,或者胁痛没有定处,甚至于漉漉有声,咳嗽气急,脉多沉弦。治宜涤痰通络为主,如导痰汤、调中顺气丸、控涎丹等方
见徐润之《最新达生篇》。即产下肉线。详该条。
病证名。指孕妇由外伤造成的滑胎。怀孕后跌扑闪挫,或过劳及房室不节,直接损伤冲任,致使胎动,又有滑坠之势。症见腰痰腹痛,胎动不安,或阴道少量流血。当扶气养血安胎,预防滑坠,方用八珍汤加减。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枳椇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阿利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肘关节后脱臼。详手臂出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