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藤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海金沙草,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海金沙草,详该条。
即肾阳。与元阴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详肾阳条。
①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木贼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笔筒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即髃骨。详髃条。
见《本经逢原》。为黄明胶之别名,详该条。
①八法之一。是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又称泻下、攻下、通里、通下。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
病名。即呷嗽。见《外台秘要》卷九。详呷嗽条。
即男女外生殖器。见前阴条。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牛蒡子一钱半,甘草五分,荆芥一钱。水煎服,日二次。治痘疹咽痛,痘起迟缓。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肩髃。见该条。
指虚证和实证错杂互见的证候。《通俗伤寒论·气血虚实章》:“虚中挟实,虽通体皆现虚象,一二处独见实证,则实证反为吃紧;实中挟虚,虽通体皆现实象,一二处独见虚证,则虚证反为吃紧。景岳所谓‘独处藏奸’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