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溃疡病急性穿孔

溃疡病急性穿孔

急腹症之一。属祖国医学胃腕痛、厥心痛范围。多由平素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复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气血骤闭而发为本病。症为胃脘部突发性剧烈疼痛,迅及全腹,腹硬拒按,汗出肢冷,恶心呕吐,气促脉数或脉微欲绝,舌苔薄白,后则转黄;晚期热邪伤阴,易于亡阴亡阳,并发中毒性休克,少数患者湿热未尽,遗有腹腔残余脓肿。治疗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为穿孔发生到穿孔闭合,由于中焦气血骤闭,治宜疏通气血,缓急止痛,防止郁热扩散。以针刺为主,取足三里中脘梁门天枢内关诸穴,配合半坐卧位,禁食,胃肠减压及输液以扶正祛邪。第二期从穿孔闭合到腹腔渗液完全吸收,以清热解毒、峻泻实热为主。用凉膈散大柴胡汤化裁,清除腹腔感染。第三期为胃肠气血已和,热邪渐退,可按病情继续用药。能使大部分患者免于手术而治愈。但有中毒性休克,复杂性穿孔,腹腔渗液多者,或用非手术疗法积极治疗观察10小时无效,且病情恶化者,均应行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 时方妙用

    书名。4卷。清·陈修园撰。刊于1803年。作者列述多种常见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科、眼科等病症),重点介绍这些病证的常用方及其临床应用。全书首论四诊,后分门别类各以病证为主,依据症象,举出主证,

  • 石疬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为瘰疬坚硬,形如荔枝状者。参见瘰疬条。

  • 药枣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 通淋

    用清热利尿化石的药物,以清下焦湿热,消除结石,解除排尿涩痛,淋沥不畅的治法。常用方药有八正散、石苇散等。

  • 风热乳蛾

    病名。乳蛾之因于风热而发者。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可选用清咽利膈汤,广笔鼠粘汤等加减。参见乳蛾条。

  • 上取

    即从上施治。①有上病上取或下病上取,或指吐法。《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②针刺上部穴位治疗上部疾病。如气积胸中,针人迎、天突、廉泉等穴位。《灵枢·卫气失常》:“其气积于胸

  • 桐君

    【介绍】:上古时代药学家。相传为黄帝之臣,从事采药,著有《采药录》等,对药物性味及作用有所叙述,原书已不传。

  • 胸痹

    病名。出《灵枢·本藏》。①指胸膺部闷窒疼痛的一种病证。《肘后备急方》卷四:“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

  • 莲子发

    病名。见《仙传外科秘方》卷九。指生于肩、背部之有头疽状似莲蓬者。即蜂窝发。详该条。

  • 便热

    便,方便、适宜。《灵枢·师传》:“寒中之属则便热。”“便热”一方面指病人因里寒而喜欢温热食物和居处环境,故“临病问所便”,了解病人有“便热”的情况有助于对里寒证的诊断。另一方面指里寒证适宜用温热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