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病证名。指眦角内胬肉泛白的证候。本症一般处于静止状态,不发展,勿需治疗。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无名肿毒。见该条。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扁担杆之别名,详该条。
心气与肺气俱虚的病证。因肺气虚导致心气不足;或由心气虚损导致肺气亏虚。症见久咳不已,气短心悸,面色白,甚或口唇青紫,舌淡,脉细弱等。治以补益肺气为主。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泪空。即睛明,见该条。
即大肠经虚寒。《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干目急,善惊泄白,名曰大肠虚冷也。”
见清·曾鼎《妇科指归》。指差经。详该条。
见《卫生宝鉴》,指女子外阴小及阴道较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