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潠(xùn 训)

潠(xùn 训)

外治法之一。喷洒。古代以冷水濆浴使病人降温的方法。《伤寒论·太阳病篇》:“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

猜你喜欢

  • 妊娠皮肤干涩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皮肤干涩,由荣血衰少不能濡润肌肉,充达腠理,是以外则皮肤皱揭,内则口燥咽干,或二便俱闭,或足痿无力也。……治宜清肺之燥,滋肾水生化之源……宜清燥汤。”(黄芩、黄连、黄

  • 侧金盏花

    见《桂海虞衡志》。为冰凉花之别名,详该条。

  • 紫上黄苔湿润舌

    舌淡青紫,而中有黄湿苔。为食伤脾胃,里寒实证之候。如胃脘脐周按之硬痛,或时有矢气,脉沉细者,可用温下法(见《伤寒舌鉴》)。

  • 胃反

    病名。①见《肘后备急方》卷四。指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者。《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

  • 落地生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绞股蓝之别名,详该条。

  • 冻青树子

    出《濒湖集简方》。为冬青子之别名,详该条。

  • 拘急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肢体牵引不适或有紧缩感,碍于屈伸的症状。常见于四肢及腹部。四肢拘急,多因六淫外邪伤及筋脉,或血虚不能养筋所致。少腹拘急,多因肾阳不足,膀胱之气不化,常并见腰痛,小便不

  • 疔疮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①泛指多种疮疡,见丁条。②疮疡的一种,又名丁疮、丁肿、疔肿、疔毒、疵疮。《外科精义》卷上:“夫疔疮者,以其疮形如丁盖之状是也。”因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而得名。或因饮食

  • 病音

    ①指病人呻吟的声音。②指病人喘息时喉间的声音。《素问·玉机真脏论》:“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 湿癖血箭

    病名。又名肠癖、血箭。指大便出血如注或如筛四散漏下者。《医学入门·便血》:“湿癖血箭……原因伤风犯胃飧泄,久而湿毒成癖,注于大肠,传于少阴,名曰肠癖,俗呼血箭。因其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也。又有如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