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或问》。即游丹。见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赶风柴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洋虫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伤寒腹胀之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由指表邪已解,肠胃实热所致。症见里热不恶寒,自汗不大便,烦满燥实等。详伤寒腹胀条。
与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
痰证之一。指喘而有痰者。虚喘、实喘皆可见此症。《不居集》卷十七:“喘痰:虚喘者,气乏身凉,痰冷如冰;实者,气胀胸满,身热便硬,喘动有痰而有声。”方用定喘汤加减。参见喘证有关条。本症可见于哮喘性支气管炎
见《广东中草药》。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栀子。详该条。
证名。见《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详腹痛条。
病名。心虫即蛔虫。《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心虫曰蛔。”即蛔虫病。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