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病五十九俞

热病五十九俞

指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主要穴位。《素问·水热穴论》:“治热病五十九俞……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抒、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也;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王冰注:即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风门);气街(气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云门、髃骨(肩髃)、委中、髓空(腰俞);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等五十八穴。按文中“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说明髓空当有二穴,而王注髓空为腰俞,便少一穴。今据《素问·骨空论》“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之文,拟补风府一穴,以合五十九俞之数。热病五十九俞与五十九刺所含穴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治疗热病的要穴。临床可相互为用。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内景

    ①气功术语。古人以阳为外景,阴为内景。景,意为神(据《云笈七韱》和《黄庭内景经注释》)。内景,可理解为意念中的脏腑气血活动的景象。②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图象,描绘人体内部各脏腑、经络、筋骨血脉的形态、性

  • 绝生

    出《脉经》。即绝产。详该条。

  • 疫喉

    病名。凡由于感受时行疫疠之邪而引起的喉科急性传染病者为疫喉,包括白喉和疫喉痧两证。前者多发于秋、冬二季,后者多在春、冬二季发生。本病多见于小儿,成人较少,病情较重,变化迅速,对健康威胁极大,故除积极给

  • 舌垫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有舌下忽高肿起核名舌垫。”宜防风、荆芥、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香附、陈皮、灯心煎服。或参见痰包条。

  • 治痘图方

    书名。1卷。明·汪机撰。刊年未详。正文部分分绘有始出、圆混等16幅痘疹图形,每图又分顺、逆、险三个小图,图下附解说。最后为痘治附方,共选153方,列其主治及配方。

  • 曲鬓

    经穴名,代号GB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曲发。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位于头颞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之交点处;或于平齐耳尖之横线与耳屏根直上的交点处取穴。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

  • 吴源

    【介绍】:宋代医生。字德信。休宁(今安徽休宁)人。以善诗文及医学著名。后为翰林医官,专长治虚劳病。

  • 混沌衣

    出《本草纲目》。为紫河车之别名,详该条。

  • 消暑十全饮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香薷一钱半,扁豆、厚朴、苏叶、白术、赤茯苓、藿香、木瓜、檀香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治胃有痰饮,又感暑气,腹痛水泻,恶心呕吐者。

  • 开阖补泻

    针刺手法。指以出针时开、闭针孔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素问·刺志论》:“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入(刺)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开阖补泻。以出针后轻轻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