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疮疡温通法

猜你喜欢

  • 九龙虫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洋虫之别名,详该条。

  • 五肿恶候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肿病表现的五种危险症候。即五心肿、人中肿、舌头肿、膝胫肿、阴茎肿。

  • 积热小舌

    病名。《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肝胃二经火毒飞腾,所以帝丁(即悬雍垂)长硬,白衣裹满,咽物不下,右关之脉浮大,用六味汤加山栀、连翘、黄芩、黄柏、生石膏、滑石、葛根、木通、草河车;服玉枢丹……。”

  • 黄中夹黑通尖舌

    舌中央黄苔,从舌根至舌尖见一条黑苔。乃心、肺、脾、胃、肾、大肠、小肠均热极之候,若两感伤寒见此舌,为邪已入阴,治法与实热证同。可用苦寒清热、通里攻下(见《辨舌指南》)。

  • 卓伯融

    【介绍】:宋代医生。撰《妙济方》一卷,佚。

  • 香荠菜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即荠菜。详该条。

  • 淖(nào 闹)

    ①湿盛。《素问·阴阳别论》:“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②柔润、滑润。《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

  • 阳明外证

    即阳明经证。详阳明经病条。

  • 王宇泰

    【介绍】:见王肯堂条。

  • 目下弦

    指下眼睑。见目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