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痂

痘痂

又名疮痂。指痘疮浆回后所结的痂皮。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至脓足浆回结靥之时,其疮蜡色或葡萄色,浆回结痂厚硬而色黑,随结随落,亦如起胀灌浆收靥之三、四次,相挨而落痂,其瘢微红,鲜明光莹,无赤黑,无凸凹者,上吉也。”痘痂红痒,为血虚有热,治宜补血清热,用四物汤加牡丹皮紫草;痂皮干燥,深入肌肉、不易脱落,宜用麻油蜂蜜润之,不要强行剥离,以免成瘢;痘痂不落,昏昏喜睡者,为邪气已退,正气未复,脾胃虚弱,宜以调补脾胃为治;痘痂落后,其瘢白,以手拭之,则稍红,为气虚,宜多服保元汤,必至瘢红而后止;痂落后,虚烦不眠,宜用竹叶石膏汤

猜你喜欢

  • 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

    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

  • 手厥阴

    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

  • 性能

    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 白喉忌表抉微

    见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条。

  • 燥剂

    十剂之一。用苦温或苦寒药物组成,具有燥湿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日: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张从正曰:大寒之病,宜姜附、胡椒辈以燥之;若病湿气,则陈皮、木香、白术、

  • 神术平胃散

    《症因脉治》卷一方。苍术、防风、甘草、石膏、知母、厚朴、陈皮。水煎服。治外感湿热,胃脘作痛。

  • 外科切要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 肾阴

    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与肾阳相对而言。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之精),与肾阳依附为用,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阴不足,肾阳就会亢奋,甚则相火妄动;相火妄动反过来也灼耗肾阴。

  • 盘珠集胎产证治

    书名。3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合撰。约成书于18世纪中期。卷上列胎前共34症;卷中列产后共61症;卷下列胎产治疗方剂,包括补剂、散剂、攻剂、热剂、和剂及胎前、产后备用良方共253首。

  • 李少颖

    【介绍】:见李世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