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壶卢,详该条。
出《遵义府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漳浦县志》。为紫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腋痈。见该条。
见痘疹真传奇书条。
(1)见《文山中草药》。为扶芳藤之别名。(2)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壁石虎之别名。(3)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薜荔之别名。各详该条。
方书名。清·叶廷荐辑。10卷。刊于1801年。本书参考并引录历代医学方书中的成方和单方,共分为四门。卷1~3统治门;卷4~6分治门;卷7~8妇人门;卷9~10小儿门。每门分述各科病症及其选方。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指小儿壮热惊厥而啼,为热邪炽盛上窜于心,灼伤阴液而成。临床常兼有面黄颊赤,神志恍惚不宁。治宜清热安神。用钩藤散。
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
见六种新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