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目偏视

目偏视

病证名。又名眼偏视双目睛通通睛。证见双眼平视前方时,一眼目珠偏斜于眦侧(称神珠将反);甚者偏斜眼之黑睛为该侧眼眶半掩或全部掩没(称瞳神反背),外观只显白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人腑藏虚而风邪入于目,……睛不正则偏视,此患亦有从小而得之者,亦有长大方病之者,皆由目之精气虚,而受风邪所射故也”。本病相当于今之斜视。如目珠转动灵活者,常伴有近视远视,视力极差等候,相当于今之共转性斜视。多由婴幼儿时脾气虚约束失权所致,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加减;由习惯不良或先天所致者,宜舒筋通络,用正容汤加减。症见一眼或两眼目珠骤然偏斜,向某些方向转动受限,兼见头痛目眩恶心呕吐,视一为二,但视物尚清晰者,相当于今之麻痹性斜视。常由风热风痰等所致,宜平肝清热,祛风涤痰,用正容汤或通肝散加减;因外伤所致者,在前方中选加红花桃仁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此类疾患皆可用针灸治疗。

猜你喜欢

  • 不时泪溢

    病证名。多因泪点外翻、泪点闭锁或泪道狭窄、阻塞等引起。症见单眼或双眼常有泪液存留,并不时溢出睑缘,流淌面颊。一般泪液清稀,泪下无热感,眼部不红不痛,属冷泪。详该条。

  • 泻南补北

    治则。即泻心火滋肾水。五行中心主火,属南方;肾主水,属北方。肝实肺虚之证(东方实,西方虚),要使其平衡协调,可采用泻火补水之法治疗。《难经·七十五难》:“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

  • 燃法

    即捻法。见该条。

  • 桃仁红花汤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三十六号益象方。桃仁(去皮尖)、红花、苏木各一钱,青皮八分,乌药四分,独活六分,白蒺藜(去刺,捣末)一钱二分。水煎服。治痧症血结不散。

  • 地黄木

    见《广西中药志》。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 暴哑

    病证名。指突然声哑。即暴瘖。《医门补要》附载:“暴哑声音者,风痰伏火,或暴怒叫喊。”详暴瘖条。

  • 双伏

    指两手伏脉,详伏脉条。

  • 丹荔

    见《本草纲目》。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 倒开花

    即经断复来。详该条。

  • 代代花

    见《饮片新参》。又名玳玳花。为芸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 aurantium L.var.amara Engl.的花蕾。主产江苏、浙江。甘、微苦,平。理气,宽胸,开胃。治胸闷,恶心,胃脘胀痛,不思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