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神圣复气汤

神圣复气汤

兰室秘藏·胃脘痛门》方。炮姜、炮附子黄连(酒浸)、黄柏(酒浸)、枳壳(酒浸)、生地黄(酒洗)、川芎蔓荆子各三分,防风人参郁李仁橘红各五分,当归身(酒洗)六分,半夏升麻各七分,藁本甘草各八分,柴胡羌活黄芪、煨草豆蔻各一钱,白葵花五朵,细辛二分。水煎,空腹热服。治寒水偏盛,火土受克而致的腰背胸膈闭塞疼痛,善嚏流涕,多涎目泣,或鼻塞咳嗽上热下寒头痛耳鸣,恶风寒,夜卧不安,胸膈痰塞,口不知味,两胁挛急疼痛,牙齿动摇,脐腹尻臀足膝寒冷,前阴多汗麻木风痹小便数喘息短气大便溏泻;及妇人白带阴户中痛而牵心,面色黧黑;男子控睾,痛牵心腹,面色如赭,食少,里急肠鸣啮颊啮唇舌根强硬等症。

猜你喜欢

  • 伍柳仙宗

    气功学丛书。系由邓徽绩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将当时流行的明代伍守阳的《天仙正理》、《仙佛合宗》与清代柳华阳的《慧命经》、《金仙证论》四部气功内丹术专著合刊而成。这四部著作主要将前人及自己的经验加

  • 石瘕

    病名。指女子寒瘀留积胞宫所致瘕块。一名血瘕。《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之。”亦指血

  • 察病指南

    诊断学专著。3卷。宋·施发撰于宋·淳祐年间(1241~1252)。本书取《内经》、《难经》、《甲乙经》及有关脉学,诊法论著参互考订,求其明白易晓、切于实用者分门别类编纂而成。内容以脉诊为主,脉象沿用“

  • 骨髎

    古解剖部位名。指可以活动的关节。《伤科汇纂》卷三:“骨髎者,两骨相交活动之处也。如杵之臼,如肩之枢,又如桔槔之有机。以筋联络之,故能转运而不碍。”

  • 九针论

    《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论述九针的产生、命名、形状、性能和在临床上的应用,故名。同时讨论了五脏气、六腑气、五味、五并、五恶、五液、五劳、五走、五裁、五发、五邪、五藏、五主等有关脏腑生理病理治疗和十二经

  • 心脏中风

    病名。亦称心中风。泛指风邪中于心而发生的症候。《太平圣惠方·治心脏中风诸方》:“夫体虚之人,腠理疏泄,风邪外伤,搏于血脉。入于手少阴之经,则心神颠倒,言语謇涩,舌强口干,面赤头痛,翕翕发热,胸背拘急,

  • 伏邪新书

    书名。1卷。清·刘吉人撰。刘氏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内有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十仅三四”(见自序)。书中分别阐述伏燥、伏寒、伏风、伏湿、伏暑、伏热的证治较详。此书有

  • 赵术堂

    【介绍】:清代医家。字双湖,又称观澜。江苏高邮人。久居兴化,著有《医学指归》(1848年)2卷,并曾对张元素之《脏腑标本药式》一书加以注解。

  • 樱桃梗

    见《滇南本草》。即樱桃枝,详该条。

  • 砂壳

    见《饮片新参》。为砂仁壳之简称。详该条。